上一页|1|
/1页

主题:住经济适用房就该受罪?

发表于2006-11-04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东南部东小口镇与北七家镇连接处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天通苑”,从1998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今已经陆续住进了20多万人,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社区。 
由于交通、治安、公共设施不足等配套设施问题陆续出现,“大而不全”的天通苑给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陷入超大社区围城的居民何时才能走出围城,引发了各方面的关注。 


就医难、上学远、治安乱 


“每天都堵,堵起来要走两个小时。”家住天通苑的刘晓慧,为了按时赶到亚运村上班,每天都要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假如不堵车,几公里的路程她骑车只要20多分钟。 


刘晓慧居住的“天通苑”,是1998年北京建设的首批19片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之一,目前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 


但这个“最大”,却没让住在这里的近20万居民,尝到“最”的甜头。交通、治安、学校、医院这些配套服务设施,在天通苑居民的嘴里,总和一个“难”字连在一起。 


在“家住天通苑”的互联网论坛上,笔者注意到,类似“改善天通苑治安行动正在进行”、“为天通苑孩子争取公立中学”之类的帖子,总是跟帖众多,点击率颇高。 


居民王先生2000年住进天通苑,“刚搬进来的时候,路就在修,一直修到现在。”王先生在大北窑附近上班,从天通苑出来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后来根据路况,我就买了一辆吉普。”王先生说,“吉普可以在坑坑洼洼的路段行驶,在天通苑附近开起来比较方便。” 


家住天通苑西一区的智先生,曾经统计自己居住的64号楼发生的偷盗率有20%,“前两年的偷盗情况特别严重,我们楼有60户居民,2004年发生了两三起案件,2005年发生了10起左右。一栋楼就发生了这么多起案件,让人觉得住着很不安全。” 


“物业保安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刘晓慧说,“我觉得日常防护工作没有做好,出了问题再来解决就晚了,平时就该做好预防工作。” 


除了交通和治安问题外,小区里到现在没有公立学校和医院的情况,也让居民感到十分不便。“小区里的学校建起来后,没有交给当地教委,而是属于民办私立学校。”小区居民说,正是由于“天通苑”的开发商——顺天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参股,造成小区的新建学校变成了私立性质。因为不愿意或者交不起一学期1万多元的学费,很多家长只能把孩子送到离家很远的公立学校上学。 


“什么事情都能等,唯有教育不能等。”王先生对笔者说,等待教育部门建设小区里的公立学校似乎遥遥无期。 


同教育问题相同,天通苑目前也没有公立性质的医院。小区里的居民一旦生病,不能就近得到及时治疗,这让很多家有老人的居民着实担忧。 


管理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 


天通苑小区的管理,由东小口地区办事处负责。这个2004年12月刚刚组建起来的地区办事处,在编人员50多人,管理天通苑20多万人的事务。 


“人少事多,我们连周六、周日都不休息。”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贺玉江对笔者说。按照城区一般比例计算,像天通苑这样拥有20万人口的区域,至少应该有500名公务员进行管理。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对北苑北地区审定的方案,天通苑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8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已经竣工600万平方米,将近5万套经济适用住房,已经全部定向销售完毕。 


“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发展起来后问题就逐步暴露了。”贺玉江说,随着天通苑居住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发展,天通苑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治安、交通、就医、就学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 


贺玉江告诉笔者,天通苑及其周边地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人口34万,还有12万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多,新建小区多,安全隐患多,极易发生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管理该地区的东小口派出所所有人员加在一起50多人。“50多名警员管理34万人口,累死也管不过来啊。”贺玉江说。 


“天通苑居住区虽属超大型社区,但又是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采用半开放式社区管理模式。由于物业管理条例没有硬性规定对进出人员登记和安装监测摄像头,因此治安比较混乱,各种人进出,鱼龙混杂。”在东小口地区办事处有关天通苑小区的资料上,笔者看到了对天通苑的这种描述。 


除治安外,交通问题是天通苑入住人口规模迅猛增长带来的另一个大问题。天通苑60%的居住人口在市区就业,造成该区域交通早晚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人口爆炸式增长,居住区内外交通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让天通苑成为有名的“堵城”。 


对居民提到的“没有学上、没地方看病”的问题,贺玉江告诉笔者:“政府部门对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因此出现了小区虽然有学校,但居民还是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的现象。由于天通苑小区里没有综合性医院,目前建立的3个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卫生站,也未能确定为社保定点医院。因此,就医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小区居民。” 


“针对这些问题,办事处一直在协调解决。”据贺玉江介绍,2006年4月,东小口地区办事处组建了一支280人的专职治安巡防队,由派出所直接管辖,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在小区的楼门前、通告栏上,张贴了派出所、城管分队的电话。贺玉江说这些告示都用荧光材料做成,便于群众夜间出行遇到情况时及时查看。 


在交通方面,截至2005年底,投资8060万元的立汤路改建工程——立水桥至太平庄北街段全部完工,正式通车。这次改建,将原来此路段的日通行能力,由3000辆~7500辆汽车提高到每天8万辆。道路沿线还增加了8座人行过街天桥和8个港湾停车站,缓解沿线的交通拥堵问题,方便广大居民的出行。 


对于天通苑小区内的学校建设问题,贺玉江告诉笔者,将来小区内的民办学校会承担区域内学龄儿童的义务教育,并按公办学校标准收费,由教育部门按该区学生的平均经费标准予以补贴。在东小口地区办事处的材料上,笔者看到,“天通苑居住区已经建成西苑、东苑和天通苑等3所9年制学校,其中两所公办学校已经签订协议交昌平区教育部门办学,1所为民办公助;北苑在建1所,中苑还有1所待建。托儿所已建7所,还有3所待建。”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