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与贞操观念的由来

发表于2010-02-25
一夫一妻制是从古到今人类所实行的最后一种婚姻制度,现今的世界是一夫一妻制占统治地位的世界。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一夫一妻制是最完美的,是永世长存的,其实并非如此。

人类从群婚杂交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对男女两性的*关系做了较大的限制,这当然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古典的一夫一妻制绝不意味着两性的和谐和幸福,而是贯穿着压迫和剥削。一夫一妻制的建立,是和父系社会、男权社会的出现,和私有制的建立,和人剥削人的现象同步出现的。原始时代的那种生产力极端低下的状况改变了,群婚杂交的蒙昧状态基本上是消除了,可是人与人之间淳朴的、平等的关系也改变了,出现了压迫和剥削,女子变成了男子的附庸和工具。

发表于2010-02-25
一、古典的一夫一妻制缔结的途径

古代的婚姻缔结途径大致有掠夺婚、买卖婚和聘娶婚三种,其特点都是非自愿的,是通过暴力和金钱缔结起来的。

掠夺婚,通俗地说就是抢老婆。这是非常野蛮的,盛行于奴隶制社会。古罗马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将士们都把抢来的女子当老婆,军官优先挑选。中国东汉、唐以前也是这样。南北朝时,高乾求崔氏女而不得,就和弟弟高昂一起把崔氏女抢来了,置于村外。高昂对哥哥说:“何不行礼?”这个“礼”是指“周公之礼”,即*。高乾明白这是要把生米煮成熟饭之意,就和这个女子野合,然后把她带回家去。《说文》云:“礼,娶妻以昏时,故曰婚。”“昏”指黑夜,娶老婆要在黑夜,为便于抢夺,所以“婚”字本身就有掠夺之意。

后世严禁抢老婆,认为这是“非礼”,违者要严惩,但是仍有一些不法之徒这么做。在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展出了一块木雕板,叫“王老虎抢亲”。这个故事说明朝有个恶霸叫王老虎,有一次在外见到一个貌美“女子”,就把“她”抢回家去,叫妹妹陪“她”睡,准备择吉成亲。没想到这个人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周文彬男扮女装的,结果不但没有抢到老婆,反而赔出去一个妹妹。

买卖婚就是买老婆,有时是通过*裸的金钱买卖形式,有时是通过聘礼(“以俪皮为礼”)、服役婚(以劳役顶钱)等形式作为变相的买卖。可以说,这种婚姻形式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拐卖婚则至今未断。

发表于2010-02-25
在古代最普遍的则是聘娶婚了,也就是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裸的掠夺婚和买卖婚相比,聘娶婚似乎是一个进步。可是实际上在那些“温、良、恭、俭、让”的聘娶礼节中,仍旧游荡着暴力与金钱的影子。女子不再为“匪寇”所抢了,但是要屈服于家庭或家族的压力,而且有时还有强聘、强娶之事发生。女子不再被当成货物公开买卖了,可是聘礼中还含有很大的金钱成分,无财不得。这种聘娶婚对于男女双方,特别是对女方来说,仍是不自由、非自愿的。

古人对聘娶婚十分强调,把它看成是封建统治秩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记?典礼》云:

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

《诗经?齐风?南山》说:

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以上叙述,都是特别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不是这样,就是“越礼”,就不是正派人了。

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当然和古典的一夫一妻制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古典的一夫一妻制的弊病在现代还有不少残余影响,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婚姻关系,仍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任务。

发表于2010-02-25
历史上“所嫁非人”的事是很惨的,而那种夫妻恩爱却又迫于封建势力而生离死别的事则更悲惨。体现我国汉代乐府的最高成就而被誉为“长诗之圣”的《孔雀东南飞》叙述:汉末建安中,庐江有个小吏叫焦仲卿的,妻刘兰芝,夫妻感情很好。但是,焦母不喜欢这个媳妇,逼迫焦仲卿和她离异。兰芝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家里逼她改嫁,她最后投水而死,酿成了千古悲剧。后人哀之,作《孔雀东南飞》的长诗,描写了青年男女的*和封建家长制的尖锐冲突,热情地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以死向封建恶势力抗争的叛逆精神。这首长诗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孔雀东南飞,一步一徘徊”等诗句传诵千古,令人低回不已。
发表于2010-02-25
和《孔雀东南飞》类似的还有陆游的《钗头凤》的故事。

陆游字放翁,是南宋的大诗人,著名的爱国志士。他年轻时和表妹唐琬结婚,两人感情很好,但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琬,逼他们离了婚。以后,唐琬改嫁宋朝的宗室赵士程。有一年春日,陆游出游禹迹寺南的沈园,遇到唐、赵二人在亭内饮酒。唐琬叫人送一些酒菜给陆游,两人四目相对,欲诉无言,欲哭无泪。陆游怅然久之,题了一首《钗头凤》词于壁,十分有名,一直流传至今: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次见面后,唐琬因悲伤过度,不久病死。岁月流逝,几十年过去了,当陆游80岁时,重游沈园。梦断香销,仍思念唐琬不已,写下了不少感情极其浓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的诗句。例如:“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楼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此身行作嵇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后人喜爱陆游的诗文,也十分感叹陆游之不幸,所以沈园也由此出名,后代有数不清的人来此徘徊了。

陆游非等闲人物。他“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他曾率领百骑,直捣敌营,生擒敌酋,干过一番豪气凌云的事业。可是这样的人也抵抗不了封建势力对爱情婚姻的摧残,除了感慨“东风恶”,“错,错,错”以外,又能怎么样呢?陆游况且如此,一般平民百姓就可以想见了。陆游80多岁时曾写过一首《示儿》诗,在历史上很有名:“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国家不断受到侵略,不能为此继续出力了;心爱的人硬是被拆开,人世黄泉,永难相见了,这可能是陆游终生之憾吧?

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这种十分荒谬的现象呢?这是和父权分不开的。在《礼记?内则》中有这样一段话:“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没身不衰。”意思是说,儿子很爱妻子,可是父母却不喜欢这个媳妇,那么儿子也只好离婚;如果儿子不爱这个妻子,父母却说这个女人服侍我们很好啊,那么儿子也要结婚,而且要在一起过一辈子。儿子的爱情、儿子的终身大事完全决定于父母,在今人看来,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这种事说怪也不怪,这是和封建社会的整个制度分不开的。在封建社会中,君临天下,主宰一切,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就是如此。可是,一个人要主宰天下千千万万人,总是太空太大,王权需要有很多制度来支撑,这就是父权和夫权,这就是“三纲”所表达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三纲”中,对哪一“纲”都要死死抓住,不然,如果突破一个缺口,整个封建社会的架构全要坍塌了,君权就摇摇欲坠了。所以,在封建社会中,对父权、夫权要求极严,丝毫不得逾越。古代提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要提倡“孝”,对父母丝毫不能反抗?这是为了维护整个封建社会的架构,在婚姻问题上也只能一切听从于父母了。为什么“万恶淫为首”呢?因为女子一“淫”,红杏出墙,就会生“野种”,造成子女血统紊乱,影响到私有财产的继承,破坏了私有制社会的根基,所以,从维护私有制社会出发,“淫”就变成万恶之首了。

四、巩固和优化一夫一妻制

上一页|1|
/1页